吉林动画学院民航学院
School of Civil Aviation
phone

0431-85285659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动态 > 航院新闻 > 正文

返回首页

民航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作者:admin

来源:吉林动画学院民航学院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

  11月24日中午,民航学院在b225室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副院长韩丰波主持会议。
  会上,副院长韩丰波、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系主任杨东平,专业教师熊俊杰、祝晓辉先后就本学院、本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情况作主题发言。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分别就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意见与建议。
  副院长韩丰波:今年上半年,我在承担2019级“飞行力学”课程教学任务时,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中,取得了不错的实效。从对民航文化进行思考提炼、课堂思政实施要点思考、具体做法、价值引领、效果几个方面谈起,经过近一个学期实践,效果很明显,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管理能力及精神风貌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19级女生表现突出,给我惊喜,让我欣慰。总之,学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势头。我觉得只要继续努力下去,一定会有更加突出的效果,学生也会有光明的未来。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系主任杨东平:这学期我讲授的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无人机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思政目标是:充分挖掘理想信念和文化内涵等思政元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增强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家国情怀。课程思政建设最高境界应该是“润物无声”!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是大张旗鼓的道德宣教和思想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思想启发和价值浸润。教师应该通过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以及社会责任等为学生筑牢理想信念。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育人工程,应该持续开展、常抓不懈,开始可以选择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示范,最后让每一位老师、每一门课程都加入进来,真正做到“三全育人”。
 

 
  专业教师熊俊杰:当前,对于理工类高校专业教师,如何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恰当的引入思政元素是每个专业课老师都必须认真研学的课题。在努力学习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思政并没有自己当初想的那么复杂,其实任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情绪的东西,比如一个简短的纪录片,一个故事,一个新闻报道,一幅图片,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都能够作为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因此,在本门课的备课过程中,我依据每次课的主题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素材,在不同环节尝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讲铸造工艺的时候,列举典型案例介绍我国古代在铸造技艺上的辉煌成就,比如说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名的青铜器文物,像是四羊方尊、司母戊鼎,还有战国编钟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锻压工艺的时候,播放我国自行研制的8万吨模锻压机的视频(该模锻压机整体质量和最大单件重量均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最先进的大型模锻压机,主要用于轻金属及其合金、镍基和铁基等高温合金的大型模锻件制造,能为我国航空、舰船、航天、兵器、电力工业、核工业行业提供高性能的模锻产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专业教师祝晓辉:《民航概论》这门课程面向我院空乘方向和机务维修方向的大一新生开设,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认识民航这个行业,进而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职业素养培养打下基础的课程,其重要性十分突出。这里所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本身涵盖面十分宽泛,从民航飞机结构、系统、操纵到民航飞机运行环境、规则和法规,可以说无所不包;二是课程处在整个人才培养链条的起始端,从教学时间和学时数量安排上都给予了充分保障。因此,按照《民航概论》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设定,结合这门课程在内容编排上的实际情况,用发展的观点,也就是历史发展观、技术发展观和国际视野建构这三个方面统领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发挥课程思政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引领作用,从而达到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体现这门课程特点和价值的目的。
  通过本次研讨会,为学院做好下一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和成效。全面规划,以教师为课程思政建设主体,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二是要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民航学院
2021年11月24日